女人的心是水做的,波濤洶湧時可以狂可以烈,然而,也有靜寂如死時 ..



1/26/2011

大衛鮑伊在《The Image》(1969):美男子與精神分裂


 六零年代初期,David Bowie展開他的音樂生涯。

差不多在同個階段,他也嘗試朝戲劇發展,成為Lindsay Kemp(英國舞蹈家、演員兼編舞家,著名學生除了有David Bowie以外還包括了Kate Bush)的學生,向Kemp學習前衛表演與啞劇,並在Kemp的劇作「Pierrot in Turquoise」(綠松石上的皮埃羅,1967)參與演出。Lindsay Kemp除了跟Bowie鬧過緋聞以外對Bowie的表演造成不小的影響,無論是往後的舞台演出、肢體動作甚至是音樂創作,這都可以初步在Bowie的《The Image》看出端倪。





《The Image》是部長度約十四分鐘的短片,全無對白,Michael Armstrong擔任導演與編劇,是David Bowie的電影處女作,風格既前衛又陰森,講述一名畫家長期的精神分裂所導致的幻象,讓他恨不得去毀滅眼前出現的美男子,但卻陷入惡性循環。超現實的影像與謎一般的懸疑,格外引人注目。

畫家由Michael Byrne(參與過「法櫃奇兵」、「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的演出,不過不太出名就是..)飾演,影片一開始,風雨交加的夜晚,畫家正在氣氛詭異的的屋內作畫,畫布上是一個美男子,然而,姿勢卻很像活人生吃裡頭的僵屍...。突然間,那名男子竟在窗口出現。

David Bowie在影片裡飾演幽靈般的美男子,穿著濕溽的白襯衫與牛仔褲,初登場乍似鬼魅,但與畫家的互動之下卻又看似很真實,有血有肉。美男子步步逼近,畫家帶著恐懼的心緒,恨不得殺死這名男子。




影片帶著謎樣的氣息,但疑點到結尾才大致解開,只不過,還是很謎樣....。

※觀看影片: 


  劇本的封面上寫著劇情大綱,可以推敲出大略的情節--「a study of the illusionary reality world within the schizophrenic mind of the artist at his point of creativity」,歸納之下,大致知道畫家有著精神分裂,創作過程當中與精神分裂的症狀難分難解,遊走於實與虛之間,但與那名男子的關係又似乎曾經密切(結尾的畫面出現一張相片),那名男子是因為甚麼原因,而成為了畫家的幻象?這完全沒有答案,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幻象不斷的出現,使得畫家不斷欲毀滅他,因為凌亂的場景,透露了這個訊息。這也另外表現出藝術創作與崩潰/毀滅之間的連結。

另外一方面,《The Image》似乎受到了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道林葛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的影響,雖然不是很直接表現出自戀或類似浮世德那般的主題,不過,畫像同樣都極具魔力、都一樣危險(而且--都是美男子)。




<p.s> David Bowie於1967年演出《The Image》的時候才二十歲。此片在1969年出品。

-----------------

片名:The Image
年份:1969
國家:英
語言:無對白
導演:Michael Armstrong
編劇:Michael Armstrong
演員:Michael Byrne、David Bowie

值得做的標記--大衛鮑伊的電影處女作

2011年第36屆法國凱薩獎(César Award)提名名單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第36屆法國凱薩獎(Cesar Award)入圍名單公布,改編自真實宗教事件的《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以11項提名居冠,波蘭金獎名導波蘭斯基《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以及法國音樂教父Serge Gainsbourg的傳記電影《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都以8項緊追在後。法國影帝馬修亞瑪希(Mathieu Amalric)自編自導,榮獲去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舞孃人生》(Tournée)也以7項名列第三。



順便一提的是,本屆評審團主席(Présidents)將由曾獲得兩屆奧斯卡影后的美國女演員茱蒂佛斯特(Jodie Forster)擔任。看過幾則中文新聞報導,內文寫說茱蒂佛斯特是繼1993年義大利影帝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之後擔任主席的第二位外國人,有的則是寫說是繼1991年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與1993年馬斯楚安尼之後擔任主席的第三位外國人,真是不知道這是從哪看來的。




歷年的外國評審團主席也曾包括了Lino Ventura(義籍演員,大多演出法國電影,代表作是維爾梅爾的影子軍團 Army of Shadows)、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s)、金凱利(Gene Kelly)、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以「阿瑪迪斯」(Amadeus)與「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榮獲兩座奧斯卡的捷裔美籍導演米洛斯福曼(Miloš Forman)、彼特·烏斯蒂諾夫(Peter Ustinov,英籍演員兼編劇)、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所以茱蒂佛斯特不可能是第三個。

(真是有種雞蛋裡挑骨頭的感覺。我還真是龜毛啊。)


----------------------------------


第三十六屆法國凱薩獎(César Award)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Meilleur film
《戀愛救火隊》(L'arnacoeur)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大叔的哈雷日記》(Mammuth)
《姓從哪裡來》(Le nom des gens)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舞孃人生》(Tournée)

最佳導演 Meilleur réalisateur
馬修亞瑪希 Mathieu Amalric 《舞孃人生》(Tournée)
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卡洛斯》(Carlos, le film)
札維耶波瓦 Xavier Beauvois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貝特杭布里葉 Bertrand Blier 《冰塊的聲音》(Le Bruit Des Glacons)
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最佳女主角 Meilleure actrice
伊莎貝卡蕾 Isabelle Carré 《Les émotifs anonymes》
凱薩琳丹妮芙 Catherine Deneuve 《傀儡》(Potiche)
莎拉弗裏斯蒂 Sara Forestier 《姓從哪裡來》(Le nom des gens)
夏綠蒂甘斯柏 Charlotte Gainsbourg 《樹上的父親》(The Tree)
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莎拉的鑰匙》(Elle s'appelait Sarah)

最佳男主角Meilleur acteur
傑哈德帕狄厄 Gérard Depardieu 《大叔的哈雷日記》(Mammuth)
羅曼杜里斯 Romain Duris 《戀愛救火隊》(L'arnacoeur)
艾力克埃爾莫西尼 Eric Elmosnino《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雅克甘布林Jacques Gamblin 《姓從哪裡來》(Le nom des gens)
藍柏威爾森 Lambert Wilson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最佳女配角 Meilleure actrice un second rôle
安阿華侯 Anne Alvaro 《冰塊的聲音》(Le Bruit Des Glacons)
瓦萊李博娜東 Valérie Bonneton 《善意小謊言》(Les petits mouchoirs)
蕾蒂莎科斯塔Laetitia Casta 《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茱莉費瑞爾 Julie Ferrier 《戀愛救火隊》(L'arnacoeur)
嘉莉維亞特 Karin Viard 《傀儡》(Potiche)

最佳男配角 Meilleur acteur un second rôle
尼爾斯艾列斯鐸 Niels Arestrup 《全局》(L'homme qui voulait vivre sa vie)
弗朗索瓦達米昂 François Damiens 《戀愛救火隊》(L'arnacoeur)
吉爾勒盧什 Gilles Lellouche 《善意小謊言》(Les petits mouchoirs)
麥可隆斯戴爾 Michael Lonsdale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奧利維華寶登 Olivier Rabourdin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最佳新銳女演員 Meilleur espoir féminin
Leïla Bekhti《一切閃亮之物》 (Tout ce qui brille)
Anaïs Demoustier 《有情飲水飽》(D'amour et d'eau fraîche)
Anaïs Demoustier《一切閃亮之物》 (Tout ce qui brille)
Léa Seydoux 《美麗的刺》(Belle épine)
Yahima Torres 《黑色維納斯》(Venus Noire)

最佳新銳男演員 Meilleur espoir masculin
Arthur Dupont 《帕拉迪姆大巴》(Bus Palladium)
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公主和她的情人》(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Pio Marmaï 《有情飲水飽》(D'amour et d'eau fraîche)
Raphaël Personnaz 《公主和她的情人》(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Édgar Ramírez《卡洛斯》(Carlos, le film)

最佳原創劇本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Mathieu Amalric, Philippe Di Folco, Marcelo Novais Teles , Raphaëlle Valbrune 《舞孃人生》(Tournée)
Bertrand Blier 《冰塊的聲音》(Le Bruit Des Glacons)
Etienne Comar, Xavier Beauvois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Benoît Delépine , Gustave Kervern 《大叔的哈雷日記》(Mammuth)
Baya Kasmi,Michel Leclerc《姓從哪裡來》(Le nom des gens)

最佳改編劇本 Meilleure adaptation
Julie Bertuccelli《樹上的父親》(The Tree)
Jean Cosmos, François-Olivier Rousseau,Bertrand Tavernier 《公主和她的情人》(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Robert Harris , Roman Polanski《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Eric Lartigau ,  Laurent de Bartillat 《全局》(L'homme qui voulait vivre sa vie)
François Ozon 《傀儡》(Potiche)

最佳處女作 (Meilleure première oeuvre)
《戀愛救火隊》(L'Arnacoeur)
《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對不起,殺死你》(Simon Werner a disparu...)
《爛喀》(Tête de Turc)
《一切閃亮之物》(Tout ce qui brille)

最佳配樂 Meilleure musique écrite un film
Bruno Coulais 《海洋》(Océans)
Alexandre Desplat《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Grégoire Hetzel 《樹上的父親》(L'Arbre)
Delphine Mantoulet,Tony Gatlif 《自由》(Liberté)
Yarol Poupaud《帕拉迪姆大巴》(Bus Palladium)
Philippe Sarde《公主和她的情人》(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最佳音效 Meilleur son
Philippe Barbeau, Jerôme Wiciak, Florent Lavallee 《海洋》(Océans)
Jean-Marie Blondel, Thomas Desjonquières, Dean Humphreys《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Jean-Jacques Ferrand,Vincent Guillon , Eric Bonnard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Olivier Mauvezin, Séverin Favriau , Stéphane Thiebaut 《舞孃人生》(Tournée)
Daniel Sobrino, Jean Goudier ,Cyril Holtz 《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最佳攝影 Meilleure photo
Christophe Beaucarne 《舞孃人生》(Tournée)
Caroline Champetier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Pawel Edelman《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Bruno De Keyzer 《公主和她的情人》(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Guillaume Schiffman《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最佳剪輯 Meilleur montage
Luc Barnier 《卡洛斯》(Carlos, le film)
Annette Dutertre 《舞孃人生》(Tournée)
Hervé De Luze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Marie-Julie Maille《人與神》(Des hommes et des dieux)
Maryline Monthieux 《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最佳服裝設計 Meilleurs costumes
Olivier Beriot《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Les aventures extraordinaires d'Adèle Blanc-Sec)
Pascaline Chavanne 《傀儡》(Potiche)
Alexia Crisp-Jones 《舞孃人生》(Tournée)
Marielle Robaut《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Caroline de Vivaise 《公主和她的情人》(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最佳美術設計 Meilleurs décors
Marielle Robaut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
Guy-Claude François 《公主和她的情人》(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Albrecht Konrad《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Christian Marti 《法國樂壇教父的一生》(Gainsbourg (vie héroïque))
Hugues Tissandier 《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Les aventures extraordinaires d'Adèle Blanc-Sec)

最佳動畫 Meilleur film d'animation
《亞瑟的奇幻王國三》(Arthur 3, la guerre des deux mondes)
《城市奇俠》(L'Homme à la Gordini)
《魔術師》(L'Illusionniste)
《商標的世界》(Logorama)
《貓咪人生》(Une vie de chat)

最佳紀錄片 Meilleur film documentaire
《比利利》(Benda Bilili !)
《克利夫蘭對抗華爾街》(Cleveland contre Wall Street)
《在我們手中》(Entre nos mains)
《海洋》(Océans)
《聖羅蘭╱聖洛宏跟貝傑之瘋狂的愛情》(Yves Saint Laurent - Pierre Bergé, l'amour fou)

最佳外國影片 Meilleur film étranger
《想像中的愛情》(Les Amours imaginaires)
《璀璨情詩》(Bright Star)
《謎樣的雙眼》(Dans ses yeux)
《回到你身邊》(Illégal)
《全面啟動》(Inception)
《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
《社群網站》(The Social Network)

榮譽凱撒獎 (Cesar d'honneur)
昆汀˙塔倫提諾 (Quentin Tarantino)

1/25/2011

2011年第83屆奧斯卡Oscar Academy Awards提名名單



最佳影片
《真實的勇氣》True Grit
《社群網站》The Social Network
《燃燒鬥魂》The Fighter
《全面啟動》Inception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黑天鵝》Black Swan
《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l Right
《凍死骨》Winter's Bone
《一二七小時》127 Hours
《玩具總動員三》Toy Story 3

最佳導演
喬爾˙柯恩 (Joel Coen) 、伊森˙柯恩 (Ethan Coen) 《真實的勇氣》
大衛˙芬奇 (David Fincher) 《社群網站》
大衛˙羅素 (David O. Russell) 《燃燒鬥魂》
湯姆˙胡柏 (Tom Hooper)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 《黑天鵝》

最佳原創劇本
《另一年》(Another Year) ~ 麥克˙李 (Mike Leigh)
《全面啟動》~ 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燃燒鬥魂》~ Scott Silver, Paul Tamasy, Eric Johnson
《性福拉警報》~ Lisa Cholodenko, Stuart Blumberg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David Seidler

最佳改編劇本
《真實的勇氣》~ Joel Coen 、Ethan Coen
《凍死骨》~Debra Granik, Anne Rosellini
《社群網站》~Aaron Sorkin
《一二七小時》~Danny Boyle, Simon Beaufoy
《玩具總動員三》~Michael Arndt, John Lasseter, Andrew Stanton, Lee Unkrich

最佳女主角
妮可˙基曼 (Nicole Kidman) ~《愛,讓悲傷終結》Rabbit Hole
娜塔莉˙波曼 (Natalie Portman) ~《黑天鵝》
蜜雪兒˙威廉斯 (Michelle Williams) ~《藍色情人節》Blue Valentine
珍妮佛˙勞倫斯 (Jennifer Lawrence)~《凍死骨》
安內特˙貝寧 (Annette Bening) ~《性福拉警報》

最佳男主角
柯林˙弗斯 (Colin Firth)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哈維˙巴登 (Javier Bardem) ~《最後的美麗》Biutiful
傑夫˙布里吉 (Jeff Bridges) ~《真實的勇氣》
傑西˙艾森柏格 (Jesse Eisenberg) ~《社群網站》
詹姆斯˙法蘭柯 (James Franco) ~《一二七小時》

最佳女配角
艾美˙亞當斯 (Amy Adams) ~《燃燒鬥魂》
梅莉莎˙李歐 (Melissa Leo) ~《燃燒鬥魂》
海莉˙史丹菲爾德 (Hailee Steinfeld) ~《真實的勇氣》
潔姬˙威佛 (Jacki Weaver) ~《動物王國》Animal Kingdom
海倫娜˙波漢˙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最佳男配角
約翰˙霍克斯 (John Hawkes) ~《凍死骨》
馬克˙魯法洛 (Mark Ruffalo)~《性福拉警報》
傑瑞米˙雷納 (Jeremy Renner) ~《竊盜城》(The Town)
傑弗瑞˙羅許 (Geoffrey Rush)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
克里斯汀˙貝爾 (Christian Bale) ~《燃燒鬥魂》

最佳外語片
《最後的美麗》Biutiful
《法外兄弟》Hors-la-loi
《烈火焚身》Incendies
《更好的世界》Hævnen
《犬齒之家》Dogtooth

最佳動畫片
《玩具總動員三》
《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魔術師》L'Illusionniste

※奧斯卡完整入圍名單:點我

關於第31屆金酸莓獎



二零一一年第三十一屆金酸莓獎入圍名單終於出爐,去年年度大片《暮光之城:蝕》成為最大贏家,包辦「最爛影片」、「最爛男主角」、「最爛女主角」、「最爛導演」、「最爛劇本」、「最差搭檔」、「最差續集」、「最爛男配角」等九項,與《吸血鬼了沒》爭鋒相對,一起角逐各大獎項,這嘛,一點都不跌破眼鏡....。



↑ Matt Lanter沒入圍最爛男主角耶。這是他比Robert Pattinson還要棒的意思嗎?(茶)



想要特別一提的是,自編自導又自演《浴血任務》(The Expendables)的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再度入圍金酸莓最爛導演,該說是他衰(多次入圍因此難逃此厄運),還是名實相符(真的導的很爛)?至少浴血任務還蠻熱血的啊,最適合跟爸爸一塊看了!即使這不是一部非常好的佳作,但有重溫八零動作片的路線,史特龍誠意多多,敗筆無非是攝影死板、李連杰跑去開機關槍、鞭狂疑似跑龍套、角色太多因此沒啥重點..... 只是--其他都還好啊!幹嘛這樣對史特龍嘛。

唉,為他抱不平啊!




※第31屆金酸莓獎入圍完整名單 

最爛影片: 
《賞金戀人:Ex檔案》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慾望城市2》 
《暮光之城:蝕》 
《吸血鬼了沒》 

最爛男主角: 
傑克布萊克/《格列佛遊記》 
傑瑞德巴特勒/《賞金戀人:Ex檔案》 
艾希頓庫奇/《刺客公敵》、《情人節快樂》 
泰勒洛納/《暮光之城:蝕》、《情人節快樂》 
羅伯派汀森/《記得我》、《暮光之城:蝕》 

最爛女主角: 
珍妮佛安妮斯頓/《賞金戀人:Ex檔案》 
麥莉希莉/《最後一曲》 
「四位女主角」/《慾望城市2》 
梅根福克斯/《疤面鬼煞手》 
克莉絲汀史都華/《暮光之城:蝕》 

最爛男配角: 
比利雷賽勒斯/《鄰家特務》 
喬治羅培茲/《鄰家特務》、《情人節快樂》 
戴夫帕托/《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傑克森雷斯朋/《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暮光之城:蝕》 
勞勃許奈德/《亞當等大人》 

最爛女配角: 
潔西卡艾芭/《門當父不對之我才是老大》 
雪兒/《舞孃俱樂部》 
麗莎明妮麗/《慾望城市2》 
Nicola Peltz/《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芭芭拉史翠珊/《門當父不對之我才是老大》 

最爛3D獎(2010特別增設): 
《貓狗大戰2》 
《超世紀封神榜》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魔境冒險》 
《奪魂鋸3D》 

最爛搭檔: 
珍妮佛安妮斯頓&傑瑞德巴特勒/《賞金戀人:Ex檔案》 
梅根福克斯&喬許布洛林/《疤面鬼煞手》 
所有演員/《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所有演員/《慾望城市2》 
所有演員/《暮光之城:蝕》 

最爛導演: 
Jason Friedberg & Aaron Seltzer/《吸血鬼了沒》 
Michael Patrick King/《慾望城市2》 
M. Night Shyamalan/《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David Slade/《暮光之城:蝕》 
Sylvester Stallone/《浴血任務》  >> 眉批:何必呢!

最爛劇本: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門當父不對之我才是老大》 
《慾望城市2》 
《暮光之城:蝕》 
《吸血鬼了沒》 

最爛續集、惡搞、前傳: 
《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 
《超世紀封神榜》 
《慾望城市2》 
《暮光之城:蝕》 
《吸血鬼了沒》

1/21/2011

巴黎小情人(La Belle Personne):破碎的新浪潮餘韻


《巴黎小情人》(La Belle Personne)改編自法國文學大師拉法葉夫人的小說《克萊芙公主》(La Princesse de Clèves),將十七世紀的法國宮廷戲碼搬上現代高中校園。《巴黎小情人》也是導演克里斯多福˙歐諾黑「冬季三部曲」的最終章,曾在《巴黎小情歌》演出一對戀人的路易.卡瑞 (Louis Garrel)與格雷高爾.勒普林斯-林格特(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在此片成為情敵,氣質美人蕾雅.瑟度 (Léa Seydoux) 則飾演斡旋於兩個男人之間的高中女學生茱妮 (Junie)。

劇情簡介:
十六歲的茱妮 (Junie)歷經喪母後,為了平復哀傷的心緒,轉學到新環境,害羞的奧圖對美麗的茱妮一見鍾情,茱妮被奧圖的真誠打動,兩人隨即陷入熱戀,然而風流倜儻的義大利語老師倪慕也對茱妮展開追求,他那熾熱的眼神撩撥了茱妮的心弦,但倪慕老師花名在外,茱妮內心強烈的不安全感讓她無法投入倪慕的懷抱,於是選擇奧圖,她相信奧圖會永遠愛她,卻無法給奧圖同等的愛。
(出處:代理商菓元電影)


導演克里斯多夫.歐諾黑(Christophe Honoré)為此片注入一種迥異於世人對巴黎普遍具有的花都印象,青春奔放的高中校園,經過歐諾黑之手成了氛圍憂鬱的場景;灰白的色調排遣不去幾絲冷冽,幾首選自Nick Drake作品的配樂讓角色的互動看似玩味;戀人們的甜蜜絮語,在下一秒變成道德抉擇的難題;擁有愛情也許是幸福,但若擁有不只一個人的愛,幸福與否卻成了值得深思的問題;戀人間的擁抱可以是溫暖,但若負荷著複雜的心思,溫暖的擁抱卻可以變得如斯破碎。

片中複雜的多角戀正如這句台詞--「愛情這種事,永遠也猜不透,即便我們如此相愛」,既是猜不透一段戀情到底能持續多長,保鮮期為期多久;猜不透是不是對方的心底是不是藏了別人,愛的是不是別的他;也猜不透自己到底有沒有勇氣去愛他,或是對方是否對己堅貞。這是萬年難題,只是百看不厭,就算是老掉牙的東西也極具魅力,然而,本來可以被歐諾黑處理得游刃有餘的題材,卻有不少環節肢離破碎。



(下面有雷)

茱妮斡旋於兩個男人之間,但與其說是上演愛恨嗔癡的兒女情長,倒不如說是在玩躲貓貓,如果女生不是省油的燈,當然可以把兩個男生都搞瘋,或者換個方式來說:一明一暗中更有強度,像是--想愛卻愛不起、愛上她但對方分明不愛我、愛上他但怕他打哪天不愛我、彼此相愛但有一方不肯交出心...etc。這都是赤裸裸的情感見證,很可惜的是,這場躲貓貓玩得很無聊,雖然最後終究有人因為發現躲在背後的真相而失控了,但.....一切都來得莫名其妙。

茱妮與奧圖的感情變化,一點都不明顯,從頭到尾好似一灘死水,如果能有完整版的茱妮裸露雙胸讓奧圖撫摸的畫面的話(台灣上映的版本已剪掉這部分),或許可以為他們的戀情留下註腳。奧圖的愛,顯得軟弱、不搶眼,光靠嘴巴上那幾句話很難站得住,除非導演的長處能變得像文學敘事能力極強的侯麥,不然根本就是弱掉了,反而被配角的感情部分奪去觀眾的目光,茱妮表哥馬歇爾的同志戀情所產生的衝突,更顯得有力。正因前頭的無力,奧圖失控後的結局,轉折便十分突兀而且欠缺說服力。

倪慕老師與茱妮的情感流動也稍空洞,問題大概在女主角蕾雅.瑟度身上,氣質取勝但演技之缺乏,倒不算搞砸了茱妮一角,畢竟女學生的一舉一動還是很引人注目的--那脆弱的身影、白皙的膚色、憂鬱的氣息與惹人憐愛的眼神,也難怪會讓花心大少倪慕老師斬斷情絲、改邪歸正,並痛苦的向友人傾訴心事。茱妮對倪慕的情感,反而被其呆滯又緩慢的行動力給徹底制約,如果要說服我這是茱妮的緩飄作風也就算了...,實際上這是一種侷限,把幾個人物放在框框之內任其發展,卻腳踩泥淖。

倪慕與茱妮的感情可以說是不了了之,這是勢必的結局,因為女主角的內心矛盾、冷熱交雜、面臨過人物關係的失控而且對倪慕的感情存有多量的不信任成分,但這兩個角色缺乏緊密的發展,若要說這是某種程度上的若即若離也就算了....。逃避義大利文課、對奧圖的疏離或許證明了茱妮對倪慕的愛(好像還不怎麼夠,是吧?),另一方面,倪慕心生愛意所反映出來的臉紅心跳、心煩意亂也很清楚的表達了愛情來臨的真貌,但很可惜的就是這兩個人物缺少往後關係的發展,女方甚至還來個臨陣退縮,講好聽點是得失間取得平衡、為自己選擇一條出路,實際上是連痛都沒痛過就放棄了嘗試與冒險,相較於原著《柯列弗公主》(La Princesse de Clèves, 1678) ,力度還是差得多。

結尾是倪慕與茱妮的親密互動,量少且疲乏,巴洛克配樂、飯店房間一景的畫面剪接與兩主角的肢體動作,可以說是新浪潮遺產,但刻意讓它「曇花一現」,並刻意讓它「消逝殆盡」,又似乎是一種浪費。如果能額外用空鏡頭拍攝靜物(慾海含羞花再現?),表態人物心理,也許可以讓它完整一些,不過,這只是我的渺小想像而已。








片名:巴黎小情人(La Belle Personne;英文片名The Beautiful Person)
年份:2008
國家:法
語言:法
編劇:根據Madame de La Fayette的原著;Gilles TaurandChristophe Honoré對其進行改編



評分(滿分10):

劇情 5分 (眉批:很想再打高一點,可是瑕疵不少)
演技 4分
愛情 8分
配樂 10分

整體 6分

<p.s>Louis Garrel的叛逆氣息一直都很強烈,看起來花心又壞壞惹人愛的倪慕老師再適合他不過了,只是被定型的機率很高。長得壞的男生很難逃這種宿命啊。

<p.p.s>法國巴黎的高中校園風氣看起來好自由,在課堂上挑釁老師也沒關係。另外我也喜歡這部片所拍出來的校園氣息,少了一般美式高校片的頭腦簡單,多的是成熟與睿智。


站內延伸閱讀:

「La prima notte di quiete」(高校教師) <上>



站外延伸閱讀:

預告片

1/18/2011

靈魂狂歡節(Carnival of Souls):「I don't belong in the world.」


瑪麗經過一次車禍事故後,隨同的兩名女子雙雙喪命,自己卻奇蹟似的生還,然而她已不記得所有的事情。後來,瑪麗來到了鹽湖城的小鎮,在鎮上的教堂擔任風琴樂師,生活漸漸回到正常,但竟不時有個面容慘白的鬼魅男子不斷糾纏她,接二連三的超自然現象,更使得瑪麗漸漸崩潰...。


↑ 導演自導自演



靈魂狂歡節(Carnival of Souls)的片中人物的安排與劇情結構都頗零散,影像風格卻格外的吸引人,諸如廢棄的遊樂園、杳無人煙的教堂(教堂戲中幾乎只有女主角與牧師的對手戲)、鬼魅(還是活死人?)從水面下浮出以及一群舞動的鬼魅。導演Herk Harvey自己演出片中的慘白男人,除了像鬼,看起來也很像僵屍。





這部片影響了後來的不少作品,像George Romero的活死人電影以及後世的歐美僵屍片,從片中一群鬼魅集體前進的聳動畫面就可發覺。鬼魅舞動、人鬼互動的元素可見於「鬼店(The Shining)」。車禍後美女喪失記憶的劇情元素,與游移於現實、虛幻的迷離風格,移植於David Lynch的「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畫面一陣晃動,女主角一瞬間恍若處於異度空間,走在路上時如同幽靈般的無法被周遭人察覺的超現實現象,這看起來也是多少眼熟。


「靈魂狂歡節」的結局是異常的奇離,完全無法解釋之前的劇情始末,但--也許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太多解釋,超乎科學與毫無邏輯的事件才更有魅力。








片名:靈魂狂歡節(Carnival of Souls)
年份:1962
國家:美國
語言:英語
導演:Herk Harvey
編劇:John Clifford



<p.s>女主角Candace Hilligoss的演出充滿著恐懼與崩潰,卻又不像一般恐怖片的女角神經質又愛亂叫(雖然Candace的尖叫場面還是蠻多的,但是不會讓人感到不舒服XD),只是很可惜沒有繼續在演藝圈發展下去,代表作就這麼一部而已。

預告片

噩夢輓歌/迷上癮(Requiem for a Dream)

 


十大禁片的出處不知來自哪,但,總而言之,「噩夢輓歌」(又譯迷上癮or夢的安魂曲)名列十大禁片之八。


這讓人很意外,因為它一點也不血腥,性愛畫面甚是委婉,異色題材的呈現上也中規中矩,應該可以說是個噱頭吧?不過,墮落的過程卻顯得非常寫實,活生生的絕望以外也充滿警世價值。


看完以後都不敢碰減肥藥也沒膽碰毒品了,剪直是絕佳的反面教育題材。(因此這列為禁片還真是有點奇怪呢..)


繼導演Darren Aronofsky的第一步低成本長片「π 」(數字漩渦or死亡密碼)後,「噩夢輓歌」再度以成癮為主題,不同於數字漩渦的數學偏執狂,後者講的正是藥物與毒品成癮。也不同於Danny Boyle的猜火車(Transpotting),它沒有引人發笑的點,也不耍黑色幽默(如果Darren Aronofsky也變得跟擅長拍攝史詩戰爭或諸如血鑽石那類的寫實題材電影的導演Edward Zwick一樣,打哪天也跑去拍愛情喜劇片[註1]的話,這真是難以想像....。),而是見證著可以是真實發生於社會角落的各種事件--濫用減肥藥、販毒/吸毒的代價以及為毒癮而出賣肉體的墮落。




由Ellen Burstyn飾演的母親幾乎成了全片重心,她丈夫早亡且兒子因毒品成癮而離家,獨住在封閉的紐約布魯克林的社區裡,與老鄰居的親熱互動下卻更顯寂寞,最後選擇沉溺於電視機與勵志節目,節目上的主持人/觀眾機械式的歡呼、假惺惺的打氣又加上不斷沉溺於電視節目的婦人,帶給觀影者的感覺是有那麼些疲勞轟炸,劇中人相形之下是更加的不可自拔。幻想能光鮮亮麗的上電視節目,並且炫耀自己的亡夫與兒子,獲得那幾分鐘的「被人愛戴」的感覺,就可知道她在現實中是多麼孤獨了,最後走上濫用減肥藥的不歸路。


片中用了不少快速重複鏡頭,也是承襲自數字漩渦的剪接手法,跳接的注射毒品、吸食白粉、瞳孔放大等一連串的吸毒過程,張力與壓迫感極具,另外又巧妙的使用魚眼鏡頭,將人物的表情放大並扭曲。晃動的畫面有種不真實的意味,迴音與降低音高的音效也恰當的表達出人物的幻覺。

魚眼鏡頭扭曲人物表情,並且情態更顯焦慮

更不能忽略的就是攝影機對準人物的正面拍攝並且隨之移動,這在數字漩渦裡也有大量使用。


在人物正面拍攝並隨人物移動的鏡頭


實際的拍攝手法如上

  毒品與藥物成癮正是個主觀者迷、旁觀者清的狀態,陷入危險而不自知更是可悲,不幸中的有幸,就如受到法律制裁或者必須要面臨截肢的劇中兩個男角色,還知懊悔與流淚。徹底的不幸,就如深陷毒癮且願淪為性奴的女角,看不清自己是多麼墮落。母親接受了濫用減肥藥的代價,在這背後也顯示出了醫界的邪惡、自身缺乏智識、親子互動的缺乏、癡心妄想的愚蠢與現代都市的孤獨浮世繪。

片名:噩夢輓歌(迷上癮or夢的安魂曲)  Requiem for a Dream
國家:美國
語言:英文
年份:2000
編劇:Hubert Selby Jr. (原著作者), Hubert Selby Jr. (劇本)

獲獎紀錄:




預告片



[註1]此指愛情藥不藥(Love and Other Drugs),此篇發出時剛好熱映中。

1/16/2011

羅曼波蘭斯基處女作--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

 


處女作,可以是一鳴驚人的。

而羅曼波蘭斯基便是單憑著「水中刀」,一鳴驚人。


「水中刀」的故事線條很簡單,人物只有三個:一對夫妻與一個男學生,片中大部分的場景都是在水上與船中。封閉的空間(電影畫面)與方向感的喪失(對觀眾而言),使氣氛顯得緊繃、詭異。人物設定(兩男一女)與場景設定(海與船)不禁會與René Clément的陽光普照(Plein Soleil)做個聯想(「陽光普照」後來被義裔英國導演Anthony Minghella根據原著小說拍成「天才雷普利」),加上情節推展中少不了一把刀子,驚悚程度更增幾分。





電影便以一個徒步行旅的男學生中途攔下一對出遊夫婦的轎車,欲搭便車一程為開始,後來男學生加入了這對夫婦的海上旅行。兩個男人,一老一少,一方則狡詐,對比另一方的懵懂;一方則使智,對比另一方的蠻幹;一方則穩健,對比另一方的衝動。一方擅長徒步旅行,對比另一方的善於航海。

當少年被中年男子嘲笑與捉弄時,這像是一個取於優勝地位的父親,在捉弄自己的兒子。兩個男人在一個女人面前,也使出渾身解數的表現,不論是掌舵、揚帆或者是使上勞力的苦差事,這也像是返回到了人類的動物本性,男性在女性面前刻意表現出雄風,如果是兩個男性以上,更會有競爭的意圖。另外,少年無時在模仿著中年男子的行動與駕船的方式,如同一個兒子向父親學習,或是晚輩模仿長輩的一舉一動。

更有趣的一點是,當那一對夫婦正在縱聲大笑、共享著「歡樂」狀態的時候,少年感到的情緒卻是憤怒、嫉妒,這也剛好呼應了兒子對於父親佔據母親時,會有的心理情態--對父親有恨,並且意圖佔有母親,以示自己的優勢,這也無非揭穿了隱隱流動的伊底帕斯情節。




少年隨身攜帶著一把刀子,自豪著自己把玩刀子的能力之高。這把刀子隱含著「壓抑」的意味,當它後來被丟入水中後,「壓抑」的意味解消,換來的是解放,原先隱含的慾望,也在那個關鍵點同時被引發。





羅曼波蘭斯基並沒有很明白的去講慾望,兩個身材各自健壯的男性,加上身材姣好且豐滿的女性,很難排解某一種程度的曖昧,然而「性」元素被壓抑在整個密閉空間裡頭,只能藉由角色無意間的凝視或是偷窺,來填補缺席的性慾。當形同父親的角色不在位子上的時候,少年與婦女很自然而然的發生了關係,這也徹底告知了伊底帕斯情節的完成。


影片搭上的是Krzysztof Komeda(波蘭斯基的御用配樂師。這名字我還真不知要怎唸= =")所譜的配樂,與黑白色調的帆船、海灣相互映襯下,使詭譎的氣氛中飄散著一股浪漫又迷離的情調。


當年二十七歲的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以「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作為長片處女作,相當驚艷,年紀輕輕卻有著豐富的想像力與出色的執導能力,縱使「水中刀」只是一個開始,卻也無法讓人忽視了它的價值。


片名: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波蘭原文名Nóz w wodzie)
年份:1962
國家:波蘭
語言:波蘭語
導演:Roman Polanski
編劇:Jakub Goldberg, Roman Polanski

獲獎記錄:
1962 獲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1962 提名金獅獎
1964 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64 提名英國金像獎

1/08/2011

我女朋友的男朋友(L'ami de mon amie)

我女朋友的男朋友(L'ami de mon amie),是侯麥的「喜劇與諺語」系列中的最後一部。安東尼奧尼的疏離三部曲我也是從最後一部曲開始看,「喜劇與諺語」亦是脫離不了這種命運,連「六個道德故事系列」我也竟是從第三部慕德之夜看起。總之,凡是一系列的作品,我很少拘泥於順序,雖謂之系列,總有其道理。(以上乃是表示,以後凡是要談系列作品,諸如侯麥或安東尼奧尼,我都不會照順序)

好吧,姑且不管當中那瑣碎的觀影習慣,必須得說,「我女朋友的男朋友」就像針對男女關係做了相當真誠的對照,就算劇情所呈現出來的模式與一些都會兩性故事(戲劇&真實)如出一轍--互換伴侶、姊妹淘共用同個男人以及男女關係間微妙的化學變化....),然而,經過侯麥之手,再俗套的故事也可以精妙連連。


「我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電影開頭便出現了這麼一句話,有意無意間表達了現代關係的複雜,同時也會不禁令人做了字面「邏輯」上的推論--我朋友的男友,有沒有可能成為我的男友?


正確答案是--


當然有可能。





Blanche是個精明幹練的文官,自己獨自居住在郊區的一間偌大的公寓,單身,沒有男友,直到結識了大學快要畢業的Lea,兩人感情融洽,成了無話不談的姊妹淘,偶然也認識了Lea的男友Fabian以及大家的共同朋友Alexandre,男女關係在這時,也開始像在做實驗般的正式檢驗--A與B是一對戀人,B的好友C暗戀D,然而當B遠行度假期間,A與C的關係卻變得親密又奇異。後來回來的B,要怎麼發展接下來的關係?舊情依舊?還是發展新戀情?原先已發展親密關係的A與C,又該如何面對這勢必要面對的局面?

(A是Fabian,B是Lea,C是Blanche,D則是Alexandre)




關乎戀愛的命題,其實一點都不單純,複雜的關係也可以看出人心與愛情的真相,包括對舊人的倦怠、不契合的情侶、偷情、罪惡感、欺騙、做假、友情的考驗以及感情之歸宿的自知(在某方面也是一種自私,名義上的女友到後來才發現根本就不適合自己,女友的好友才是最終的歸宿)。「我女朋友的男朋友」的步調儘管與其他侯麥的電影一樣是緩慢、筆觸(侯麥大師的作品在無意間也成了我的「書」)犀利又俐落,然而,那如同做實驗般的見證男女關係的過程,是根本上的充滿著趣味與魅力。

另外,片中用了不少鏡頭去表達社交場合或現代人間的冷漠(蒙太奇的處理:幾個連貫的分鏡畫面呈現出正在社交的人群。或者是不具意義的陌生人的畫面,像是網球場的群眾)、應酬的進行、處事圓滑但不失個人想法與浪漫情懷的女主角終究對此感到麻痺(敷衍、心不在焉),對應幾乎是同時發展的火辣辣的多重關係,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飾演女主角的Emmanuelle Chaulet是凝鍊著冰山氣質的大美女 

---------

片名:我女朋友的男朋友(L'ami de mon amie)
年份:1987
國家:法
語言:法
導演:Eric Rohmer
編劇:Eric Rohmer


預告片:(黑幕上的大字--Elle:她;Lui:他;Elle et lui:她與他;Lui et elle:他與她;l'amie:女朋友;de mon ami--我的男朋友;l'ami:男朋友;de mon amie--我的女朋友;L'ami de mon amie--我女朋友的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