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心是水做的,波濤洶湧時可以狂可以烈,然而,也有靜寂如死時 ..



4/29/2011

《下流正義》(The Lincoln Lawyer)- 一個黑心律師的道德難題


米奇海勒,一個洛杉磯刑事辯護律師,向來在他的林肯房車後座操盤執業,因此有了「林肯律師」的稱號。

他為人詭詐、舉止毫不得體,至於耍嘴皮子功力是想當然一流,「喬」案子的功力也一流,擅長鑽漏洞,為法律食物鏈底層的當事人打官司,諸如詐騙集團、酒駕肇事人、妓女與毒販,唯利字當頭,行徑九流,搞得警察、檢察官甚至連當事人也相當的瞧不起他,孟子都可以對他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註1]。


「對!我就是那個你以為的討厭傢伙,趁人有難猛敲竹槓,遊走在法律條文的邊緣與灰色地帶、鼓動三寸不爛之舌為委託人開脫。」


男主角在故事的一開始,便「開宗明義」,自行承認他的九流與無恥。




「幹律師的這行的,最怕遇上清白無辜的當事人。」 

米奇的父親曾經這麼對兒子說道。


法律,是人訂的,出於人的自由意志與社會大眾的公約數,良法可存,惡法可棄,另一方面,卻也可以被玩弄於他人鼓掌,弱者被欺壓的現實反而得不到正義伸張,縱然有勢者胡作非為,卻法網「灰灰」,照常吃香喝辣。律師最基本的職責,是要力抗不完美的現實,藉有力舉證反駁莫須有的指控,為當事人討回公道,這種理想,如同純潔崇高的白絲絨,在法庭上對聖經發誓的瞬間,便確立下神聖使命--「上帝拯救美國,和本可敬的法院」。

可是,問題又回到人的身上,律師也是人,既非聖賢,孰能無過。當一個真正清白的當事人站在面前,真的分辨得出來嗎? 

片中曾出現一段米奇海勒的前客戶因被控姦殺妓女而落為階下囚,這位被告的處境十分不利,米奇的手上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名被告的清白,甚至連米奇本人也認為被告已犯下犯行,故不怎積極的為他辯護,要為他開脫,只能採取認罪協商。也許就因被告是一名貧窮的拉美裔,導至米奇脫離不開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思維。如果被告是一名有權有勢的白人,家境優渥、看似有修養,律師的觀點恐怕又會轉變。



當路易斯如雷出現,這名家財萬貫的不動產經紀人被指控重罪時,米奇海勒才認為自己遇到了一名真正清白的當事人。


當一名頭腦清楚、絕頂聰明的林肯律師,也分不清誰是惡人、誰是好人時,這究竟是多麼糟糕?更糟的事情莫非判斷錯誤!因此,法律的灰色地帶的根源之一正是於此。



既然法律可以任人操弄,維護有權者也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弱勢族群只能一再被欺壓。《十二怒漢》(12 Angry Men)裡被指控殺父罪名的拉美裔少年,就因自己貧窮勢小,處於悲哀的處境,若非Henry Fonda飾演的「陪審團員八號」為他積極辯護與舉證,扭轉陪審團員們的思維,少年遲早得行死路,法律的良質、神聖功能,一再受限於種族、階級差異,甚至被踐踏得體無完膚。

路易斯如雷這角色,出於專屬於人類群體的一則社會寓言,為人良心泯滅,仗著權高財大,連路易斯的母親發揮母愛、極力護子的這般行為,就算可以被拿去讚頌「媽媽真偉大」,看起來卻挺像在自毀人格。

法律對這種人而言,便成為了一再被操作的對象。

也很妙的是,律師米奇為了脫身於殺身之禍,也操弄著法律,若不去操作它,便會陷入危險,這些行為的好與壞,當中的分界已蕩然無存。


即使米奇海勒是個「你以為的討厭傢伙」,在林肯房車上處理公事時,將靈魂樂、嘻哈樂開得特大聲,法庭錄音開小聲一點,聊勝於無,好奉行對聖經發誓時該進的義務(小說內有這段,電影似乎沒那麼詳細),痞子作風讓人不敢領教,但他卻還有一點良心。

即使米奇有著一顆低下又骯髒的靈魂。

但他不是壞人,頂多像為一般人所習慣的投機份子,伶牙俐齒、嘴賤有理,而無行惡之舉,當看清案件真貌,便質疑心底下那把尺與屬於自己的道德地圖。



電影改編自美國推理作家麥可康納利(Michael Connelly)的作品《林肯律師》(The Lincoln Lawyer),主角米奇海勒 (Mickey Haller) 的系列小說已經出到第四本,所以主演米奇的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很有機會繼續演出米奇系列。

《下流正義》充其量來講簡直就是馬修麥康納的個人秀,沒Take到他的鏡頭很少,給足了他十分面子,其他角色的份量卻因此像跳樓大拍賣般的狠狠打折--掛名女主角的Marisa Tomei飾演檢察官前妻,反倒成了花瓶中的花瓶;與馬修麥康納在戲中對質的喬許盧卡斯(Josh Lucas),變得像客串演員;飾演助手的威廉梅西(William H. Macy)本最具發揮空間,當中的彈性卻被腰斬。

更不用講雷恩菲利浦,出道那麼多年,演技卻沒甚麼進步,看來往後還是很難掙脫靠臉吃飯的泥淖,「如雷」一角恐怕也不能讓他聲勢如雷...(早知道當初就不該娶瑞絲薇絲朋)。與馬修麥康納對戲很不具飆戲效果,但還是有神經質到位。

前半段的鋪陳有節奏,慢條斯理中很穩定的抓住關於主角米奇海勒的劇情發展,以米奇為中心,再放射式般的往外延伸出各種角色,只是這些配角多空洞且零碎,全都把份量獻給了男主角..。然而,劇情結構完整,補足了配角的不足。

最後的法庭戲將全劇帶向高潮,喬許盧卡斯與馬修麥康納的對質很精彩,但可惜喬許盧卡斯只在這部分與主角對手戲。




最後,想提一下馬修麥康納。

這傢伙的戲路,其實很廣泛,如科幻片《接觸未來》(Contact)裡的神學家、《致命警徽》(Lone Star)裡的警長、《牛頓小子》(The Newton Boys)裡的小混混、《獵殺U-571》(U-571)裡野心勃勃的海軍軍官、《希望不滅》(We are Marshall)裡的美式足球教練,馬修麥康納也曾在《金錢遊戲》(Two for the money)與艾爾帕西諾對戲,只可惜該片聲勢普普。十五年前他在《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裡就飾演了律師一角,兩年後在《勇者無懼》(Amistad)裡又演了律師,2001年《命運的十三個交叉口》(Thirteen Conversations About One Thing)馬修麥康納也接下了律師角色,看來好萊塢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演律師了...。不過他倒是以喜劇為主,靠著陽光成熟的外型、幽默風趣的言行,為多數觀眾所知,尤其是國內。想到馬修麥康納,就會想到無腦浪漫喜劇《絕配冤家》(How to Lose a Guy in 10 Days)、想到《撒哈拉》(Sahara)、想到《舊愛找麻煩》(Ghosts of Girlfriends Past )甚至《愛上新郎》(The Wedding Planner)..。



↓↓

 《勇者無懼》(Amistad)裡的馬修麥康納..(嗯!古裝片~)

《殺戮時刻》(A time to kill)裡的馬修麥康納..

有些人說這部《下流正義》是他的轉型作品,要這麼講,好像也沒有甚麼不對,因為他早被多數人定型為浪漫喜劇演員,可是要這麼講好像又有一點點不對,畢竟馬修麥康納也演了不少嚴肅的角色,而且還演過不少次律師呢。

近幾年他也的確沉寂了,退居二線,少的是能提高他地位的大片,《下流正義》也許真的可以為他開啟另一扇門。



呃,倒也說不定,因為據說他之後可能會跟琳賽蘿涵一起演出一部喜劇片《The Dry Gulch Kid》。


導演Brad Furman是影壇新秀,我是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下流正義》是他的第二部長片作品,長片處女作《洛城英豪》男主角John Leguizamo也有參與《下流正義》的演出。

------

評價 (滿分10):

劇情 7
演技 6
懸疑 7
主角份量 10
配角份量 2.. (不影響太多...)
人性 8
道德問題 8
法庭戲 10
配樂 7

整體 7

適合--

喜歡鬥智、法庭戲等劇情的觀眾。

對道德難題有興趣的觀眾。

可以接受馬修麥康納一直搶鏡頭的觀眾..。


<p.s> 《下流正義》翻得有點像動作片,實際上這部片不是動作片。

[註1]:出自孟子〈離婁上〉,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人必有先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像極了米奇海勒。

4/27/2011

Joseph Gordon-Levitt將演出變態殺手?不,這是煙霧彈..

今天追蹤了一下「黑暗騎士的崛起」的新劇組名單,一切都完全推翻了之前的傳聞。本想要撤掉「Joseph Gordon-Levitt將演出變態殺手?」這篇文章,但又想說算了。

如今總算可以了解蝙蝠俠劇組真的很神秘,而且諾蘭保密劇情到了一種極致,簡直是個很難套話的導演。


舊文曾提及:

「繼過年期間公布的喬瑟夫確定將演出「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後,各界開始紛紛對他所要飾演的角色做出猜測,堪稱謎樣,將近兩個月以後,角色出爐了--Joseph Gordon-Levitt將演出外號為「Holiday Killer」(假日殺手,專門在各種假日、節慶出來殺人)的反派Alberto Falcone(也是黑幫老大Carmine Falcone的親生兒子),這角色出自漫畫《蝙蝠俠:漫長的萬聖節(The Long Halloween)》,可說是個陰暗又變態的連續殺人魔,難度應是直逼小丑,不知Joseph能不能勝任?

Holiday Killer--Alberto Falcone
然而,這角色說不定還更適合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呢= =。 將貝爾與變態串連在一起,緊接著就會聯想到《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




白天是雅痞上班族,晚上變雅痞殺人魔的克里斯汀貝爾..

剛剛那只是題外話。

總之,不管怎樣,Joseph Gordon-Levitt要演連續殺人魔,以後會不會變動還不是很清楚,畢竟,據說劇本還沒有完全出來。

所以,意思是指,他要壞到骨子裡?媽啊!這簡直太難想像了。

從神秘肌膚(Mysterious Skin)裡頭的美少年、追兇(Brick)裡冷靜又斯文的高校偵探、監守自盜(The Lookout)裡哀怨的清潔工(?)、戀夏五百日(500 Days of Summer)那飽嚐都會愛情的甜蜜與心酸的白領青年,以及到全面啟動(Inception)裡的亞瑟.. 這些曾經被他演活的角色,實際上都跟一樣脆弱。

(就氣質來說,亞瑟看起來根本就是戀夏五百日裡的湯姆改行當守門人,都會白領小生氣息始終極重,幾乎可以用「重奶油」代稱之)


羊一號:神秘肌膚(Mysterious Skin)的美少年,手無縛雞之力。

羊二號:追兇(Brick)裡被揍的高校偵探,有著聰睿的資質但是手無寸鐵..

羊三號:Joseph在監守自盜(The Lookout)裡。戲中被壞人利用。

羊四號:戀夏五百日(500 Days of Summer)的湯姆,粉嫩都會奶油小生扮相十足,最後因美人而心碎。

羊五號:全面啟動--亞瑟的氣勢還是被柯比蓋過去了啊


撇開莫名其妙浮現的抬頭紋不講,這張亞瑟的臉部表情雖然是盡情的耍狠,手上還有武器加持,但是他完全是靠口才跟智力取勝。

話說Joseph在目前正在拍攝的《環形使者》(Looper)裡,飾演一個犯罪集團的殺手,可自行穿越時空,另外由布魯斯威利飾演未來的Joseph...。集合科幻片與動作片元素,導演是曾執導《追兇》(Brick)的Rian Johnson,風格應該會走小眾、哲思甚至是有點神經質的路線,照這樣看來,即使Joseph是第一次演殺手,這殺手應該是既不變態也不狠,角色性質應該還是異於「Holiday Killer」。

所以,《黑暗騎士的崛起》裡的變態殺手,真的很讓人期待。」


後來又說Joseph Gordon-Levitt可能要飾演「Black Mask」,結果也是個煙霧彈...。

在四月二十五日,華納公司的新劇組名單透露,Joseph Gordon-Levitt將會演出警察John Blake,被高登局長指派特殊任務。

嗚,看來不是反派。


4/04/2011

法國第一美男子亞蘭德倫(Alain Delon) [下]

1967年,亞蘭德倫接下來與法國黑色電影大師尚‧皮耶‧維爾梅爾(Jean-Pierre Melville)首度合作,參與了《獨行殺手》(Le Samouraï; 台灣又譯為「午後七點零七分」)的演出,這部片對不少國內觀眾而言想必不陌生,一襲風衣搭配德州氈帽,加上沉默又冷酷的神情,讓他幾乎成為了殺手的圖騰。


維爾梅爾的作品的色彩大都冷調,作案者也多是技巧高超又極冷靜的角色,《獨行殺手》裡的男主角傑夫也不例外,他不僅有著職業殺手該有的作案技巧,也有著細微的觀察能力,倒是少了多數犯罪者的心狠手辣甚至性格病態,而是外表冷酷、少話且秉持原則,甚至還有情感。除此之外,傑夫的生活風貌,也道盡了此一角的孤獨寂寞。


亞蘭德倫飾演的殺手,除了形象深植人心,吳宇森也加倍推崇,英雄本色裡的小馬哥造型乃是參考德倫在片中的打扮。




差不多同個階段,德倫又演了《女人是惡魔》(Diaboliquement vôtre;)。亞蘭德倫這次演的是發生過車禍後便喪失記憶的一名男子,自他清醒後,便不斷想要回想起自己是誰;當他想起來的事情越多,卻越接近危險邊緣。


《女人是惡魔》

隔年亞蘭德倫參與了一部三段式驚悚片《勾魂懾魄》(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的演出,三個導演羅傑華丹、路易馬盧還有費里尼分別執導改編自愛倫坡的短篇故事。德倫一人分飾兩角--邪惡的自己與善良的分身。主人公本身是個很糟糕的男人,除了仇視女性以外還會霸凌別人,直到有一天出現一個鬼魅人物--與他長得一樣的分身時,這分身總是會在他要使壞的時候出現、制止他。

這劇情挺玄的,簡直是亞蘭德倫少見的鬼片!另外他與性感的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有不少對手戲。

《勾魂懾魄》

接下來亞蘭德倫不拍鬼片,跑去拍一部法英合資的《愛你想你恨你》(The Girl on a Motorcycle),劇情不太重要(簡單交代:一名少女在父親的書店遇到帥氣的客戶,兩人展開親密關係,後來少女卻嫁了人,但閒來沒事還是會騎著自己的重機去找愛人「敘舊」),充滿六零迷幻氛圍,女主角正是米克傑格(Mick Jagger)的前前前...前女友瑪麗安菲絲佛(Marianne Faithfull),瑪麗安在片中也有不少裸露鏡頭,飾演穿著一身性感連身皮衣的摩托車女郎,與亞蘭德倫「床上對戲」,可以說是養眼非常。這部片的重點,坦白講,絕對不會是亞蘭德倫..。

《愛你想你恨你》封面
當時還很年輕的Marianne Faithfull
Alain Delon與Marianne Faithfull在戲中

(欸..這張好像有點太超過了..)

1969年,亞蘭德倫與早就離異的羅美雪妮黛再度合作Jacques Deray執導的驚悚電影《游泳池》(La piscine),共同參與演出的還有Jane Birkin。片中上演四角戀,一對夫妻(亞蘭德倫與羅美雪妮黛)在法國南郊的一棟別墅度假,老朋友則是帶著女兒(珍寶金)加入他們的假期,結果丈夫喜歡上朋友的女兒,妻子與朋友再度燃起往日情懷。影片後段發展朝驚悚路線前進,命案、偵探等情節輪番上演。
片中的Alain Delon與Romy Schneider


進入七零年代後,亞蘭德倫幾乎成為了法國的一線巨星,也開始拍攝不少黑幫與犯罪電影,以黑道家族為背景的第一部是《西西里黑幫》(Le clan des Siciliens; The Sicilian Clan),德倫與尚嘉賓(Jean Gabin)二度合作。尚嘉賓飾演黑幫老大,為策畫一宗跨國頂級珠寶搶案,協助德倫飾演的重刑犯沙特越獄,讓沙特參與搶案。讓人難以忘懷的,反倒是配樂經由大師Ennio Morricone之手。



《西西里黑幫》

另外得一提,德倫在六零年代中,便與別人合資,建立製片公司,直到後期自立公司「Adel」。由他自己擔任製片的所有作品裡,最賣座的是1970年的《江湖龍虎鬥》(這是香港當時的翻譯..,影片原名是「Borsalino」)。亞蘭德倫與楊波貝蒙兩人攜手合作,共同演出出身入死的好哥兒們,闖蕩江湖,算是個娛樂性質頗高的黑幫電影。後來的《江湖大殺手》(Borsalino & Co,1974)則差強人意多了。

有人說《Borsalino》(為了不與港片「江湖龍虎鬥」搞混,還是提原文好)裡的那對好哥兒們是上海灘許文強及丁力的原型。

嗯,或許吧。


《Borsalino》

同時間,德倫與維爾梅爾再度合作,演出《紅圈》(Le cercle rouge),評價極佳,充滿宿命論母題,片中有不少無對白的片段,影片風格極簡冷冽,講述一名出獄的悍匪,得知有打劫珠寶店的機會,路上遇到押送圖中逃脫的犯人,加上酗酒的神槍手,三人聯手打劫,背後則有探長運籌帷幄。亞蘭德倫的扮相反倒稍顯憔悴。

多年後,杜琪峰說要翻拍這部經典,不知道會變成甚麼模樣。

《紅圈》

隔年,德倫拍了一部片《龍虎群英》(Soleil rouge),演員還包括查理士布朗遜(Charles Bronson)甚至還有三船敏郎!!!(..@@) 場景設定在美國西部,有搶劫火車、奪取寶刀(甚麼日本天皇贈送美國總統的禮物)等劇情,日本武士出現在美國西部,還算是挺詭異的,然而娛樂性強,飛刀、拳打腳踢甚麼都不缺。


《龍虎群英》

然後他又拍了比利時偵探文學大師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原著改編的《庫德寡婦》(La veuve Couderc),與Simone Signoret對戲,不過這片評價普普,而且跟卡謬《異鄉人》改編成的電影一樣難找。


《庫德寡婦》

1972年,德倫演出存在主義氛圍強烈的《高校教師》(La prima notte di quiete),只可惜這片子不大被注意、曲高和寡,筆者先前有寫三篇該片賞析,因片子難找所以將劇情全部寫出,有興趣者自行點閱:


同年,亞蘭德倫又與維爾梅爾合作,演出《大黎明》(Un flic),據說這是吳宇森《縱橫四海》的原型。德倫這次改邪歸正,扮演警察,在一次緝毒時在海邊邂逅美人,結果美人卻是毒梟兼老友的情婦。其他演員還包括第一滴血裡的軍官Richard Crenna與美豔動人的Catherine Deneuve。


《大黎明》

1973年,德倫與十多年前曾經一同合作《浩氣蓋山河》的畢蘭卡斯特一同演出美片《天蠍星》(Scorpio,那時香港還翻成「龍虎雙霸天」,真的是一堆龍跟老虎耶),劇情繞著中情局、暗殺與政治陰謀打轉,亞蘭德倫飾演冷血殺手「天蠍星」。

《天蠍星》

同年,德倫與尚嘉賓三度合作《城裡的兩個男人》(Deux hommes dans la ville),部落格內有介紹,可參考:



1975年,亞蘭德倫演了《蒙面俠蘇洛》(Zorro),比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還早了二十多年。


後來他演出《警察故事》(Flic Story),飾演追緝頭號殺人犯的警察。

《警察故事》

當他在演警察的時候,差不多同個時間,德倫反而跑去演吉普賽大盜,角色性質相差一萬八千里。


《Le Gitan》 (...@_@)

1976年,亞蘭德倫參與獲凱薩獎影片《克萊恩先生》(Mr. Klein)的演出,還因此被提名凱薩獎最佳男演員,時空設定於二戰被德國占領的維琪法國,克萊恩先生本身是名法國商人,卻因為與一名猶太人同名同姓,被政府迫害。

《克萊恩先生》

六零年代與整個七零年代可以說是亞蘭德倫的巔峰時期,然而從七零年代末期開始,德倫的聲望開始下滑,直到整整八零年代時的作品也多半普通、不叫座,不過他1985年以《我們的故事》(Notre histoire)獲得法國凱薩獎最佳演員獎。1990年甚至還演出高達的電影《新浪潮》(Nouvelle vague),只能說,他與高達真是「相見恨晚」!

《新浪潮》

整整九零年代,亞蘭德倫在影壇依舊有作品,但整體觀之,早已過氣。然而他在1995年被頒發柏林影展終身成就金熊獎,九零年代後期發展自己的品牌事業,淡出電影圈,復出後將重心放在電視圈,少有電影作品。

總而言之,他的作品總數高達90部之多(電影+電視),經典作品大致上都包括在以上所提及的電影裡頭。他演出的作品橫跨商業與藝術、主流與非主流,扮演過的角色也幾乎是甚麼都有,叛逆墮落的青年、雍容華貴的王室貴族、冷酷無情的殺手、縱橫商場的情人、溫柔又風流的蒙面俠、情路艱苦的教師....。雖然有不少人質疑亞蘭德倫只是空有外表卻演技貧乏的演員,那就叫他們去演演看嘛!哼哼。


-------


※關於他的感情生活:

亞蘭德倫再怎麼說也算是個情場浪子,只要一使出那帶壞的眼神,很難不讓女孩們心軟。

1958年,德倫因為拍《花月斷腸時》與羅美雪妮黛假戲真做,隔年兩人訂婚,德倫還親暱的叫羅美puppelé(baby doll)。在他們交往期間,亞蘭德倫與德國模特兒、歌手Nico(就是The Velvet Underground前任團員)互有往來,1962年時Nico還為德倫產下一子(Ari Boulogne)。德倫否認他為Ari的生父,但是他的母親卻收養了Ari並將小孩扶養成人。看起來這是他們浪漫愛情故事的風暴前奏...。德倫與羅美的婚事被延期數次,直到有一天,他遇見並愛上了22歲的模特兒Nathalie Barthélémy,甚至還寫了封信給羅美,裡頭提到「對不起。我知道這消息會讓你不高興。我要和娜塔莉一起去墨西哥。祝你一切順利!」原來德倫早就決定要和娜塔莉廝守了(在那個時間點是這樣.....),而且娜塔莉的肚子已懷了德倫的小孩--Anthony Delon...他和羅美兩人的婚約才徹底取消並分手...,不過即使分手了,後來依舊是朋友,這點我非常佩服羅美。

1964年,亞蘭德倫與Nathalie結婚,產下Anthony Delon,兩人在《獨行殺手》裡飾演一對戀人,不過於1969年時因第三者介入而離婚(原因可能還很多啦詳細我不知道)。1968年時德倫在拍片時認識Mireille Darc,兩人交往了將近十五年。最後這段感情還是告終了。1987年結識荷蘭女模特兒Rosalie van Breemen並交往,兩人生下一男Alain-Fabian、一女Anouchka,為長期伴侶,直到2001年分開。

Alain Delon與Romy Schneider

Nico

Nathalie Delon、Alain Delon與兒子Anthony Delon


Alain Delon與Mireille Darc

亞蘭德倫也曾與莎拉麥克琳、碧姬芭杜、珍芳達、安妮塔‧艾克伯格(Anita Ekberg,費里尼《甜蜜生活》裡的那位泡水池的瑞典小姐)等女演員傳過緋聞,剛出道時似乎也頗受維斯康堤的「照顧」。另外,據說他在1981年來台灣擔任金馬影展頒獎人時,也讓女主持人蕭芳芳心花怒放,總之,這傢伙真的是魅力無限啊。

Alain Delon與Brigitte Bardot

Alain Delon與Jane Fonda

 Shirley MacLaine

※亞蘭德倫與音樂

他曾在1973年當過《Paroles, paroles》這首歌的口白,說盡風流男子的甜言蜜語。

1987年時,他親自上陣唱了《Comme Au Cinéma》。

※其他

被號稱是「男版的碧姬芭杜」,表示他性感到不行就對了,另外他與碧姬芭杜兩人也一直都是幾十年以來的好朋友。
當年他接拍「蘇洛」的理由竟然是只想為了討兒子Anthony Delon的開心。
會講流利的法/義/英語。
小時候的夢想竟然是想要當屠夫。
曾捲入黑道醜聞。
曾與自己的親生母親決裂,原因是因為他媽媽堅持要扶養德倫與妮可兩人的兒子Ari。兩人在德倫的繼父去世時才講話,那年是1988年,剛好也是妮可去世的那一年。
長期關心動物保護議題,也常常參與動保團體的活動,為動物的權益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