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心是水做的,波濤洶湧時可以狂可以烈,然而,也有靜寂如死時 ..



4/03/2011

法國第一美男子亞蘭德倫(Alain Delon) [上]

最近金馬奇幻影展的「經典重現」,推出了修復版(經大導馬丁史可西斯之手)的《浩氣蓋山河》(Il gattopardo; The Leopard),除了導演是盧契諾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這也是亞蘭德倫(Alain Delon)在出道後沒幾年,自他以《洛可兄弟》(Rocco e i suoi fratelli; Rocco and his brothers)一片震驚影壇,三年後再度與維斯康提合作的經典代表作。




亞蘭德倫,這名字聽起來很熟悉,只要你在Google搜尋列上鍵入「Alain Delon」或者是「亞蘭德倫」,隨附著的詞彙多半是「眼鏡」、「手錶」、「皮夾」、「鏡框」、「香水」...,好似這名字已經成為了時尚代名詞,標誌著某種受人景仰的風華,但「亞蘭德倫」究竟是何方神聖?對部分七年級、八年級生而言,這很有可能是個一問三不知的問題....。





亞蘭德倫的全名是Alain Fabien Maurice Marcel Delon(有夠落落長..),1935年的時候出生在巴黎的近郊塞索(Sceaux),在破碎的家庭長大,父母於他成長階段時離異。他曾經是一個非常叛逆的少年,翹家、逃學、打架似乎成了家常便飯,也因此換了六、七所學校。1952年到1956年期間,亞蘭德倫入海軍服役,當中還在「法越戰爭」(又稱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上場打過仗;在他當兵的四年以來,卻因「不守軍紀」而坐了十一個月的牢,最後被開除軍籍,而回到了巴黎。

身無分文的他,之後打了不少零工,像是店員、搬運工、服務生。這個階段,他與女明星Brigitte Auber結識,有一天,Auber邀請他一同去坎城影展,這邀約卻因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坎城影展上,亞蘭德倫被美國製片人David O. Selznick挖掘(代表作包括:亂世佳人、金剛),經過試鏡後,Selznick決定與他簽合約,並讓德倫學習英文,以待未來在好萊塢開啟他的一片天。在巴黎學習英文時,德倫卻遇到了法國導演Yves Allégret。Yves建議他應該待在巴黎從影(不要沒事到美國瞎攪和),很順利的,德倫被說服了(如果亞蘭德倫真的跑去了美國發展,一切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Selznick同意放棄亞蘭德倫的合約,然後Yves給他《女人是弱者》(Quand la femme s'en mêle,1957)的一個配角角色, 成為他第一部長片處女作。

《女人是弱者

隔年,亞蘭德倫參與了《花月斷腸時》(Christine)的演出,敘述女主角克莉絲汀與一名軍官一見鍾情,但軍官曾與一名男爵夫人有染,即使後來與舊情人了斷情緣,男爵卻懷恨在心,決定要與軍官決鬥,後來軍官在決鬥時中彈而亡,克莉絲汀為愛殉情..。總之,是個很劇情了無新意的通俗愛情劇,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德倫因這部片與奧地利女演員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假戲真作,還因此訂婚,後來卻因為德倫的風流成性,戀情灰飛湮滅(這部分留待後面再談)。這部片也是他的出道大作,不知道當初迷倒了多少女生。

花月斷腸時(Christine)電影海報

花月斷腸時(Christine)裡的亞蘭德倫

他算是個星運非常好的演員,出道沒多久就獲得成功,繼《花月斷腸時》的兩年後,亞蘭德倫接下了曾因《禁忌的遊戲》與《鐵路英烈傳》等片,而獲坎城與威尼斯影展青睞的導演雷尼克萊曼(René Clément)的作品《陽光普照》(Plein Soleil ; The Purple Noon),在中國還翻成《怒海沉屍》。


《陽光普照》劇本是根據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原著《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不過做了一些修改,淡化了男主角雷普利的同志色彩,結局也非原著裡頭雷普利的逍遙法外,相較於1999年美國版的《天才雷普利》,美國版反而還比較終於原著。

亞蘭德倫飾演詭計多端的雷普利,與富家公子迪奇與其未婚妻成為「三人行」時,雷普利反倒發覺自己更適合這種富家子的生活,在一次陽光普照的出帆日子,他蓄意殺害了迪奇,並從容不迫的處理屍體,隨之取代了迪奇,還得到了美人,直到有一天.......(劇情省略,鼓勵大家去看正片)。


他在這部片的表現簡直是充滿著陰沉、邪美,光是使一個眼神,就會讓人覺得這傢伙詭計多端、城府深沉,青春誘惑的肉體,卻也讓雷普利散發著危險氣息。快四十多年後的美國版《天才雷普利》則是截然不同的設定,由麥特戴蒙(Matt Damon)飾演雷普利,裘德洛(Jude Law)詮釋富家子迪奇,當中還有一些女角,與劇情後半部份量不少的倪准將(嗯,神鬼奇航...)飾演雷普利的情人。法國版的倒就沒那麼聽原著的話就是,然而整體品質,私認為優於美國版太多,主題曲也成為了曠世經典。

《陽光普照》讓亞蘭德倫的星路充滿著陽光。

劇中最經典的一幕,雷普利在大難臨頭前,舒服的做日光浴,享受美好時光,成為片中最具有衝擊力的片段

同年,亞蘭德倫參與了義大利大導盧契諾維斯康堤的新寫實主義作品《洛可兄弟》。《洛可兄弟》時間設定於五零年代的義大利戰後移民潮,洛可隨著母親與其他三兄弟,從義大利南部鄉下遷到米蘭,為了能讓生活過得很好,兄弟們使盡渾身解數從事各種工作,大城市的繁華卻也讓他們飽受了人情冷暖、縱欲享樂與種種不安。整部片道盡了北方新住民的困苦,與家族裡的衝突/失和,「洛可」一角甚有難度,從單純青年走到成名與墮落,亞蘭德倫更因為《洛可兄弟》,而奠定了影壇地位。


洛可兄弟(Rocco e i suoi fratelli,1960) 

自維斯康提後,亞蘭德倫接下來與義大利大導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合作,接下疏離(愛情)三部曲[註1]的第三部曲《慾海含羞花》(L'eclisse)的男主角,與當時也極富盛名的義大利女星Monica Vitti對戲。


夢幻組合、Mina的經典插曲《L'eclipse twist》、往後被人深入探討的攝影手法以及疏離愛情的到位劇本,讓《慾海含羞花》毫不遲疑的成為亞蘭德倫愛情片佳作。他在片子裡飾演證券經紀人Piero,在股票市場裡為利益奔走,後來因緣際會結識了Vittoria,兩人從疏離走入親密,卻因男人的唯利是圖與不安定的商人性格,最後從親密走向疏離。片尾象徵愛情消逝的空鏡頭成為影史經典。


Alain Delon與Monica Vitti

隔年亞蘭德倫與法國影壇巨匠尚嘉賓(Jean Gabin)合作了《地下室的旋律》(Mélodie en sous-sol),德倫飾演氣質瀟灑的紳士,卻跑去搶劫賭場。同時間,他與維斯康堤再度合作了《浩氣蓋山河》,片中詮釋西西里島的王室貴族Tancredi Falconeri。維斯康堤本身就是貴族後代,不過先前的作品多是描繪底層人民的生活,《浩氣蓋山河》反倒是他最為熟悉的題材。全片充滿著史詩氣勢,由美國老牌影星畢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飾演落魄的親王。面臨著時代的巨變,資產階級的崛起,讓貴族已不再是傲高一方的階層,親王也因此放棄讓姪兒(亞蘭德倫是也)與王室通婚,迫不得已,答應讓姪兒迎娶平民之女。其實亞蘭德倫在片中的份量明顯的少於畢蘭卡斯特,整部片細膩的表達貴族的衰落,與老邁親王的心境。



亞蘭德倫在片中與義大利性感女星勞蒂雅卡汀娜(Claudia Cardinale)對手戲極多,兩人在《洛可兄弟》也曾經合作過。


一九六四年,亞蘭德倫參與了《黑色鬱金香》(La tulipe noire)的演出,劇本根據大仲馬的小說改編而成。德倫飾演名為「黑鬱金香」的蒙面劍俠,造型與「蘇洛」相似。


同個時期,亞蘭德倫拍攝同樣是由雷利克萊曼執導的《歡樂屋》(Les félins; Joy house),與珍芳達(Jane Fonda)對戲。德倫在片中飾演一開始因勾搭上黑道老大的女人,而被黑道追殺的衰鬼,躲到教會時被美麗的寡婦看上,成為白吃白喝的小白臉。住在豪宅裏頭很爽快,女傭也深深愛上了他,想不到他後來卻發覺到了寡婦的陰謀,深陷毒計裡。是一部很典型的心理驚悚片,德倫的瀟灑司機形象深植人心,舉手投足也充滿性感。

Alain Delon與飾演寡婦的Lola Albright


《不屈服的人》(L'insoumis, 1964)則是講述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故事,重點倒是在於,這部片的劇照成為了樂團The Smiths第三張專輯《The Queen is dead》的封面,頗為玄妙。


同樣也是在1964年,亞蘭德倫終於前進英美市場,參與了米高梅出品的《黃色香車》(The Yellow Rolls-Royce)的演出。這部片是三段式的愛情電影,演員的陣容相當堅強,包括了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莎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以及奧瑪雪瑞夫(Omar Sharif)。德倫是第二段故事的角色,劇情很簡單,由莎拉麥克琳飾演的黑道老大情婦,與情人一起在義大利旅遊時,偶遇當地青年,隨之情婦與青年墜入愛河,共度美好時光,直到老大發現後,便逼迫情婦與青年分手。



《黃色香車》

很可惜這部片評價普普,就算後來德倫也拍了幾部美國電影,也是差強人意,所以他繼續回到法國發展演藝生涯。

1966年時,亞蘭德倫又參與了雷利克萊曼的作品《巴黎戰火》(Paris brûle-t-il? 又可翻成"巴黎在燃燒嗎?"),二戰戰爭片格局,他演的是一名地下組織的領導人,主要角色則由楊波貝蒙(Jean-Paul Belmondo)擔任,文森卡索的爸爸尚皮耶卡索(Jean-Pierre Cassel)也有參與演出,然而德倫的戲份少得可憐。 



(續)


-----

註一:

安東尼奧尼的疏離三部曲分別包括了第一部曲《情事》(L'avventura)、第二部曲《夜》(La notte)與第三部曲《慾海含羞花》(L'eclisse),皆是探討男女感情問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質疑愛情的恆久。



6 comments:

卵生水筆仔 said...

亞蘭德倫年輕時真是超帥的^^

Smog said...

對啊!大帥哥^_^

geena said...

好高興現在還能找到討論亞蘭德倫的文章,"陽光普照"的音樂確實是經典,像不可測的大海,也像劇情那樣詭譎多變,亞蘭德倫當時的外型充滿冷冽陰鬱之美,那雙藍得像大海一樣的眼睛,好像隨時都在盤算著什麼,靠在鏡子上,說"我愛你我愛你"的那段,簡直就是希臘水仙神話的再現,整部電影就是他在閃閃發亮啊

geena said...

洛可則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善良,付出一切,雖然他的退讓對女方可能是一種殘酷,但還是忍不住讓人同情他,那時的亞蘭德倫真是憂鬱又青澀,裡頭有一場他在洗衣店打工的戲,洛可傻傻地聽著那些女工們開他玩笑,神情真的很惹人憐愛(雖然現實生活中的他應該完全不是這回事XD),後來的戲路幾乎就沒看過他這樣的神情了

geena said...

不好意思,我不大熟悉留言的操作,同樣的留言貼了很多次,麻煩您刪除,謝謝!!!!

craigga said...

http://www.wretch.cc/blog/craigga/23365355
小貼圖與大家分享,原來史密斯不搭飛船專輯封面是亞蘭德倫,太神奇了。